編者按:《博物館安全管理與應急指揮綜合應用系統》是我院2018年優秀科研成果之一,是由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完成的。本成果創新式地集成文博系統、安防系統、消防系統的相關標准及規範,融合大數據、智能化、虛擬現實理念,參考國際博物館協會(ICOM)、國際博物院安全協會(ICMS)等機構制定的博物館管理標准和安全管理經驗,設計研發了一套集“事前預防、事發應對、事中處置、事後恢複”爲一體,管理“標准化、精細化、規範化”、指揮“快捷化、高效化、科學化”的系統平台。本期我們對該成果進行摘要介紹。
文博行業安全運行面臨多樣化挑戰
新形勢下,文博行業已從收藏和研究功能逐步轉向突出文化傳播、宣傳教育功能,是踐行我國“文化自信”的重要載體。據統計,截至2016年底,全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已達到4873家,共有4246家博物館向社會免費開放;我國博物館每年舉辦展覽3萬余個,舉辦約11萬次專題教育活動,參觀人數約9億人次。這一方面反映出文博場所在傳承文化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,另一方面也對其在藏品安全、展覽安全、遊客安全、建築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“保護與開放”的矛盾、“傳統建築結構與新型運營系統”的矛盾、觀衆數量持續增長等因素,給文博場所帶來保護、管理和運行等各方面的壓力和挑戰。
2006年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發生化學物質噴灑繪畫事件;2010年8月,開羅馬哈茂德·哈利勒博物館發生凡高名畫《罂粟花》被盜事件;2011年5月,北京故宮博物院發生7件展品失竊事件;2013年3月,倫敦康明博物館發生火災,動用了120名消防員和20輛消防車,用了近5個小時才控制住火勢;2018年9月,巴西國家博物館發生火災,整個三層建築基本被燒毀,僅約10%館藏得以保存;2019年4月,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,近9個小時才完全控制火情,建築尖頂完全倒塌。從統計數據看,火災、盜竊、故意破壞、自然災害、恐怖襲擊等事件均有發生,給文博場所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和巨大的社會影響。
圍繞“全整合”構建文博智慧應急管理平台
2014年,北京市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依托北京市科委綠色通道課題“博物館安全運行體系建設及示範應用”開展了系統研究、開發及示範工程建設工作。
技術團隊通過系統化調研,識別了文博場所的兩大痛點:一、安全與應急管理業務缺乏體系支撐、過程設計和閉環管理;二、技術系統在物理結構和邏輯應用上缺乏系統集成,沒有統一調度入口,應急指揮效率低下。團隊以業務與系統的“全整合”爲關鍵切入點,打造了一套文博智慧應急平台。
在安全管理理念上,系統將“隱患治理-風險防控-事件響應”進行了一體化整合,將各項日常安全工作進行分解和任務監控,利用安全態勢診斷和分析模型,通過各項安全指標的絕對值、相對值、同比、環比等的綜合研判,實現了時間、空間、人員的安全精細化管理。
在安全技術手段上,系統將“安全防範-消防監控-遺産監測”進行了一站式集成,達到各類技術系統統一注冊、統一入口、各類信息整合校驗,通過預案信息和響應規則內置,實現了高效化輔助決策和智能指揮。
在展示與呈現方式上,系統將“建築場景-資源信息-人員信息”進行了3D仿真建模,通過服務于決策的信息對象在三維空間上的映射,實現了可視化指揮、圖像空間證據搜索、突發事件及其應急處理過程重現。
系統一方面利用現有資源,補充和優化場所管理制度,按照預防與應急並重、常態與非常態結合的要求,形成文博場所安全與應急管理體系;另一方面依靠信息技術和公共安全科技,集成消防、安防、環境監測等各類安全相關技術系統,建設安全管理與應急指揮平台,爲日常監測預警、有效預防和妥善應對各類突發事件提供先進技術手段,實現“藏品、古建、觀衆的全保護”“預防、報警、處置的全流程”“相關部門、相關人員的全參與”“管理信息、技术信息、指揮决策信息的全整合”。
注重實際應用推動文博安防轉型升級
系統正視了當前文博場所安全領域重硬件建設、輕管理提升的問題,通過管理流程的優化和管理體系的建設,實現對“藏品、觀衆、古建”等重點對象的全保護以及“人防-物防-技防”的全體系整合,構建起自學習智庫,提高安全管理水平。
系統解決了當前文博場所各系統物理獨立、邏輯獨立的問題,對文物本體監測、安防監測、消防監測、OA、通訊調度等各專項業務系統進行集成共享,實現“監測-報警-處置”全要素整合,增强安全防範与辅助决策水平。
2015年3月,系统研发完成后,首先在北京市文物局、首都博物馆、孔庙及国子监進行了示范应用。重构了各家场所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,在北京市文物局進行了系统部署和初始化。为文博行业主管部门提供了一种实时高效的监管渠道,可快速了解各博物馆的安全管理态势,发现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,提高监管水平。
2015年8月,系統成功被選爲故宮博物院應急指揮平台的核心業務系統。所內簽訂了首個近1500萬的定制開發合同。目前系統已進入試運行階段,完成了故宮3D模型建设,集成安防、火灾報警、消防设施及消防高压给水、遺産監測等系统(视频终端2000余个,報警传感器14000余個),實現了日常管理、風險管理、應急管理、輔助決策、基礎信息等五大子系統的全面應用,顯著提升了管理和服務水平。
2016年6月,勞保所以本成果爲基礎,經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批准,對“博物馆安全監測与应急指挥”專有技術評估作價500萬入股成立了“北京北勞科安全科技有限公司”。本成果産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已超過4500余萬元。目前,該系統已啓動在敦煌研究院的“平安石窟”項目的一期建設工作。後續將進一步在全國各大典型文博場所進行推廣,從而帶動整個文博行業安防的轉型升級。